当前位置 : 首页 > 临沭清风 > 观点 > 正文

【观点】刘学新:抓作风建设就得有钉钉子精神

来源:临沭县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时间:2018-03-20

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发扬钉钉子精神,要一锤一锤接着敲,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,不断钉下去,必然大有成效。五年多来,我们党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作风顽疾,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发扬了钉钉子精神。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再次强调,要以钉钉子精神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。纪委作为党内监督专责机关,必须牢固树立“四个意识”,坚定“四个自信”,咬定青山不放松,重整行装再出发,以钉钉子精神坚决扛起纠“四风”、转作风的政治责任。

  找准钉钉子的“眼”。钉子起不起作用、起多大作用,取决于是否找准“钉眼”,不找准地方,拿着锤子乱锤一气,东一榔头西一棒子,必定是无功而返。解决“四风”问题,同样需要对准焦距、抓住要害,不能“走神”,不能“散光”。紧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,要聚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中指向的10种具体表现,加大综合整治,着力解决表态多调门高、行动少落实差,为官不为、冷硬横推等重点问题。紧盯隐形变异问题,高压态势下,享乐主义、奢靡之风趋于隐蔽,花样不断翻新,要对症下药、见招拆招,深挖细查新动向新表现,剥下“隐身衣”、揭去“青纱帐”。紧盯歪风陋习,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,反之社风民风中的歪风邪气也会侵蚀党风政风。省纪委坚持把移风易俗工作作为纠正“四风”的重要内容,按照“找准实情、提出实策、注重实效”要求,推动长乐等地滥发礼金、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的治理,以点带面在全省深化拓展移风易俗,形成正能量聚变效应。

   落细落小用“巧”劲。钉钉子,力气小了钉不进去,使用蛮力则容易把钉子打歪,唯有节奏和力度都适当的巧劲才能把钉子钉牢钉好。作风建设同样需要我们熟练掌握钉钉子的“巧劲”,以科学方法破解老难题、新问题。福建省纪委紧扣党章赋予的职责,提出“五抓五重”,驰而不息正风肃纪。抓日常监督,重在坚持抓早抓小,防止小错变成大过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发挥“头雁效应”,综合分析信访举报、执纪审查、巡视巡察等方面信息,全面掌握“树木”“森林”状况,对存在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的党员干部及时“咬耳扯袖”。抓执纪审查,重在加强自办案件,发现一起、严查一起,越往后执纪越严,形成持续高压震慑。抓责任追究,重在做到失责必问,压紧压实工作政治责任。把纠正“四风”问题固定为检查考核、述责述廉、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,强化“一案双查四追责”,对顶风违纪、屡禁不止的,既追究当事人责任,又倒查主体责任、监督责任和相关领导责任。抓标本兼治,重在推动建章立制,对制度措施修订完善、细化优化,扎牢作风建设制度“笼子”。抓自身建设,重在坚持严管厚爱,打造作风过硬“纪律部队”。省纪委带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,主动克服懈怠情绪、消除自满心理,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,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,坚决捍卫来之不易的清风正气。

   一锤紧接一锤敲。钉钉子,只钉一两下,钉子会掉下来;钉个三四下,看似钉紧了,过不久钉子仍然会松动;只有连续钉,这颗钉子才能牢固。解决“四风”问题亦是如此,必须一锤接着一锤敲,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长期抓下去。传承优良作风。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倡导的“滴水穿石”精神和“四下基层”“马上就办”等优良作风,不仅是留给福建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,也是抓好作风建设的重要遵循。对福建干部而言,更有条件、更有感情、更有责任去传承、弘扬、践行这些优良作风,以作风建设实际成效取信于民。促进风化俗成,发挥谷文昌、廖俊波等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,广泛宣传八闽红色文化、优秀传统文化和勤廉人物事迹,以文化人、固本培元,以优秀文化中的廉洁因子催生出反腐惩贪、扬善抑恶的清风正气,推动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。深化长效机制,“攥紧的拳头才更有力”,作风建设不只是纪委的事,必须发挥各方力量,对“四风”问题形成合围歼灭之势。福建省把作风建设情况作为巡视巡察、年度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检查的重要内容,持续深化专项督查,不断形成党委加强领导、纪委监督协调、部门主动履职、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。(福建省委常委、省纪委书记、省监委主任刘学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