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临沭县人民医院在县纪委监委和县卫健工委监督推动下,聚焦打造政治生态好、廉洁状况好、医德医风好、群众口碑好、发展势头好“五好”目标,突出以人民为中心、以患者为根本,开具“五廉”处方,扎实推进清廉医院建设工作,切实培育医疗服务优质、医务人员廉洁、从医行为规范的“清廉润土”。
开具“党建引廉”处方,夯实“清廉根基”。落实“四责协同”责任机制,压实医院党委主体责任、党委书记 “第一责任人”责任、班子成员“一岗双责”, 医院纪委靠上监督,设立审计科、监察室等部门,把党的建设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。创新“135” 党建工作法,以“清廉党支部”建设为抓手,打造“一支部一品牌”特色,构建“双融双促”党建工作新格局。大力实施“双带头人双培养”工程,制定干部队伍培训计划,打造忠诚担当、廉洁自律、实干争先型好干部。
开具“制度助廉”处方,织密“廉洁防线”。修订《党委会议事规则》《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》制度,建立 “三重一大”事项集体决策机制。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职能,严格执行《经济合同管理制度》《内部审计制度》等文件,强化对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的提醒约束。规范医药购销。完善《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办法》,进一步严明纪律,树立亲清医(药)商关系。建立数据信息监管中心,聚焦“管人、管事、管物”延伸监督触角,推动清廉医院建设迭代升级。
开具“服务促廉”处方,构筑“清廉医风”。推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和院际间调阅、门诊“一号管三天”等便民举措,实施诊间支付、床旁入出院结算等服务模式。坚持“科教兴院、人才强院”战略,深化“医教研”融合,切实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。率先实现“心电一张网”全覆盖,构建危重病人协调救治体系,成功救治80余例偏远乡镇危重患者,全县心梗死亡率下降近9个百分点。设立医共体慢病管理中心,建立“防、筛、诊、治、管”全链条管理服务模式,管理慢病患者8万余人。
开具“作风育廉”处方,激发“廉洁动力”。持续完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制度,切实规范执业行为,引导风清气正的行业环境。梳理形成医德医风正负面清单,组织各党支部、科室深入排查廉政风险点,落实清单化整改。开展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收受回扣专项整治行动,深化运用监督执纪“第一种形态”,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落到实处。
开具“文化润廉”处方,描绘“清廉底色”。深挖老一辈沭医人“患者至上、义在利前”精神文化核心,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,让广大干部职工从中汲取精神力量。打造“清廉沭医,医路同心”廉洁文化品牌,切实让干部职工把廉洁行医要求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建立常态化学习教育机制,深入开展以案促改、“以案四说”警示教育,实现警示教育全覆盖。